功能体系
排列法
- 四音区
- 上密下疏,尽量覆盖各音区
- 三和弦,绝大部分时候在重复根音
- 密集排列和开放排列都各有三种旋律位置
连接法
声部进行的注意事项
- 不要声部交叉、声部超越
- 从【同一个音】出发,或进行到【同一个音】的声部超越,是允许的
- 不要平行五八度、反向五八度、隐伏五八度
- 每当高声部跳进时,看下低声部是否与其同向并形成了”纯五或纯八”
- 不要四部同向
- 四个声部共6对关系都不能出现
- 必须要音都改变了才能算
- 简单的解决方法:找到和弦之间的共同音,保持不变
用正三和弦给旋律配和声
- 首尾用T(t)
- 尽量做TSDT(tsDt)的完整循环
- 多个声部偏高或偏低,或许需要倒推进行修改
- 易错点
同和弦转换
连续的和弦(两个或更多)都是同一个和弦,但纵向上的排列又不完全一样
- 声部进行超过三度完全可行(其他诸如声部交叉超越、各种五八度、四部同向等问题依然是不能犯的)
- 更自由地调整各声部的纵向排列,以求更好地与前后和弦进行正确的连接
- 处理声部的”大跳进”
共同音保持
- 突出正在改变的声部,削弱没有在改变的声部
- 在前期,主要把它做在”弱拍”的位置
- 可以把高声部的某一个(时值较长的)音视为”共同音保持”,为其配出多个和弦
- 丰富和声进行
- 调整声部的纵向排列
三音跳进
- 跳进之后反向级进
- 小调的跳进,减音程优于增音程
阶段一的补充与总结
- 弱起一般不配和弦
- 尽量避免切分和弦,会使预期混乱
- 低声部可做纯八度跳进,从而避免四部同向/增加旋律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