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曲终止的主要方法分类:

1. 和声终止 (Harmonic Endings) - 基于和弦进行

  • 正格终止 (Authentic Cadence - AC):
    • 说明: 这是最常见、最能带来明确结束感的终止方式。它由属和弦 (V) 或属七和弦 (V7) 进行到主和弦 (I) 构成。
    • 细分:
      • 完全正格终止 (Perfect Authentic Cadence - PAC): V/V7 到 I,并且两个和弦都处于原位,主和弦的最高音是主音 (tonic)。这是最具终结性的终止。
      • 不完全正格终止 (Imperfect Authentic Cadence - IAC): V/V7 到 I,但不满足 PAC 的所有条件(例如,和弦是转位,或者最高音不是主音)。结束感稍弱,但仍然明确。
    • 效果与应用: 带来稳定、解决、完满的感觉。广泛应用于古典音乐、流行音乐等几乎所有调性音乐中。
  • 变格终止 (Plagal Cadence - PC):
    • 说明: 由下属和弦 (IV) 进行到主和弦 (I)。
    • 效果与应用: 也被称为”阿门终止” (Amen Cadence),因为它常用于圣歌或赞美诗的结尾 (“A-men”)。感觉比正格终止更柔和、舒缓,带有庄重或沉思的色彩。在古典音乐和某些流行歌曲中也能找到。
  • 阻碍终止/伪终止 (Deceptive Cadence - DC):
    • 说明: 由属和弦 (V) 或属七和弦 (V7) 进行到主和弦 (I) 以外 的和弦,通常是六级和弦 (vi 或 VI)。
    • 效果与应用: 它制造了一种“意料之外”的感觉,暂时回避了预期的结束,常用于延长乐句、创造悬念或转调。它本身不是最终的终止,但常出现在最终终止之前,作为一种延迟手段。
  • 半终止 (Half Cadence - HC):
    • 说明: 结束在属和弦 (V) 上。
    • 效果与应用: 带来未完成、悬置、需要继续的感觉。通常用在乐句或乐段的中间,而不是整首乐曲的绝对结尾,除非作曲家刻意追求一种开放性或未解决感。
  • 皮卡第三度 (Tierce de Picardie / Picardy Third):
    • 说明: 在小调乐曲的结尾,使用同名大调的主和弦来结束(即把小调主和弦的三音升高半音变为大三和弦)。
    • 效果与应用: 创造出一种从忧郁到明亮、从黑暗到光明的色彩变化,带来一丝希望或慰藉。在巴洛克时期非常常见。

2. 节奏与速度终止 (Rhythmic & Tempo Endings)

  • 渐慢 (Ritardando / Rallentando):
    • 说明: 在乐曲结尾处逐渐减慢速度。
    • 效果与应用: 增强结束的份量感和期待感,让听众有心理准备迎接最终的音符。非常常见,常与其他终止手法结合使用。
  • 延长记号 (Fermata):
    • 说明: 在最后的音符或和弦上加上延长记号 (ตา),指示演奏者根据音乐需要自由延长其时值。
    • 效果与应用: 强调最终的稳定感或寂静前的瞬间,让声音充分共鸣或消散。
  • 突兀停止 (Abrupt Stop / Caesura):
    • 说明: 没有任何渐慢或预兆,音乐突然停止。有时会用休止符或总休止 (General Pause, G.P.) 标记。
    • 效果与应用: 制造惊讶、紧张或戏剧性的效果。

3. 力度终止 (Dynamic Endings)

  • 渐弱至消失 (Diminuendo / Decrescendo al Niente):
    • 说明: 音量逐渐减弱,直至完全消失 (al niente / to nothing)。
    • 效果与应用: 营造宁静、平和、逐渐远去或消逝的感觉。
  • 强音结束 (Forte / Fortissimo Ending):
    • 说明: 以强大的音量 (f, ff, fff, sfz) 结束。
    • 效果与应用: 带来肯定、力量、辉煌、胜利或震撼的感觉。
  • 突强后弱或消失 (Sforzando followed by diminuendo):
    • 说明: 以一个特强音 (sfz) 开始,然后迅速减弱。
    • 效果与应用: 制造冲击感,然后迅速消散。

4. 结构性终止 (Structural Endings)

  • 尾声 (Coda):
    • 说明: 在乐曲主要结构结束后附加的一个段落,用于巩固终止感或对主题材料做最后的回顾、发展或总结。
    • 效果与应用: 提供更充分的结束感,尤其在大型作品中。Coda 内部可以包含多种终止技巧。
  • 重复与渐隐 (Repetition and Fade-out):
    • 说明: (主要用于录音) 重复乐曲的最后乐句、副歌或某个动机,同时音量逐渐减小至无声。
    • 效果与应用: 在流行音乐、摇滚乐中极为常见,制造一种意犹未尽、仍在继续但逐渐远去的效果。
  • 回归主题/材料 (Return to Opening Material):
    • 说明: 在结尾处重新呈现乐曲开头的核心主题或音乐材料。
    • 效果与应用: 形成结构上的对称和回归感,带来循环和完整的感觉,常见于 A-B-A 结构或奏鸣曲式的再现部结尾。

5. 音色与织体终止 (Timbre & Texture Endings)

  • 织体减薄 (Thinning Texture):
    • 说明: 逐渐减少参与演奏的乐器或声部数量,最终可能只剩单一乐器或声部。
    • 效果与应用: 营造空灵、纯净、亲密或逐渐消散的感觉。
  • 全奏(Tutti)终止:
    • 说明: 以乐队或合奏的所有乐器/声部共同演奏结束。
    • 效果与应用: 制造宏大、饱满、有力的结束感。
  • 单一乐器/声部结束 (Solo Ending):
    • 说明: 乐曲在单一乐器或人声的独奏/独唱中结束。
    • 效果与应用: 带来聚焦、个性化、亲密或脆弱感。

6. 特殊效果终止 (Special Effect Endings)

  • Stinger Chord:
    • 说明: 一个短促、有力、通常带有不协和音或意外音色的和弦,在乐曲(尤其是戏剧、电影配乐)的最后突然奏出。
    • 效果与应用: 制造惊叹、强调、讽刺或悬念感。
  • 未解决终止 (Unresolved Ending):
    • 说明: 故意结束在非主和弦或具有张力的和声上,不提供传统意义上的解决。
    • 效果与应用: 留下开放性、疑问、悬念或不安的感觉。在现代音乐、爵士乐或某些特定情绪表达中会使用。
  • 静默 (Silence):
    • 说明: 最后的事件是彻底的静默,静默本身成为结尾的一部分。
    • 效果与应用: 强调前面的声音,或引发听众的思考和回味。

关键要点:

  1. 组合运用: 作曲家通常不会只使用单一方法,而是将多种技巧结合起来,以达到最理想的艺术效果。例如,一个典型的古典乐结尾可能是:渐慢 (Ritardando) + 渐强 (Crescendo) 到达一个强音 (ff) 的完全正格终止 (PAC),最后再接一个延长记号 (Fermata)。
  2. 风格与体裁: 不同的音乐风格和体裁倾向于使用不同的终止方式。例如,流行歌曲常用重复与渐隐,古典奏鸣曲常用带有尾声的强力正格终止,圣歌常用变格终止。
  3. 情绪表达: 选择哪种终止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曲家想要传达的最终情绪:是完满、宁静、辉煌、悲伤、悬疑还是开放?
  4. 听众预期: 作曲家有时会利用听众对传统终止方式的预期,然后通过打破预期(如使用阻碍终止或未解决终止)来创造特殊效果。
  5. 主动聆听: 了解这些终止方法后,你可以尝试在听音乐时主动辨识它们,这会加深你对音乐结构和作曲家意图的理解,提升欣赏体验。

希望这个结构化的分析对您有所帮助!这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话题,如果您对某一种终止方式特别感兴趣,或者想讨论特定乐曲的结尾,我们随时可以继续深入探讨。